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> 文章简介



摘要: | 目的:使用128层螺旋CT测定窦性心律和房颤患者的心外膜脂肪组织容积(EATV)并计算出单位体表面积心外膜脂肪容积(EATVI),探讨其与心房颤动之间的相关性。方法:选择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心房颤动患者76例作为房颤组,其中阵发性房颤患者45例,持续性房颤患者31例;同时入选60例窦性心律患者作为窦性心律组。136例患者均行心脏冠脉CTA成像,测量所有患者的EATV并计算出EATVI。进一步分析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患者的测量数据,进行统计分析。结果:房颤组患者的平均EATV(138.54±25.79)mL及EATVI(72.54±23.21)显著高于窦性心律组平均EATV(107.56±21.17)mL、EATVI(53.21±19.76)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01)。持续性房颤患者的平均EATV(141.72±23.26)mL及EATVI(74.43±21.32)均大于阵发性房颤患的平均EATV(136.23±19.76)mL、EATVI(70.54± 19.82),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。相关性分析显示,房颤患者EATV与EATVI呈显著正相关(r=0.971,P<0.01)。ROC曲线分析显示,EATV及EATVI诊断房颤的曲线下面积为0.877(95% CI:0.806~0.935),以113.35mL为截断值时,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.7%和72.3%;EATVI曲线下面积为0.893(95% CI:0.837~0.961)以61.15mL为截断值时,预测房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.6%和81.4%。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:EATV(OR值:1.057;95% CI:1.016~1.163)及EATVI(OR值:1.068;95% CI:1.021~1.107)均为房颤发生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。结论:采用128层螺旋CT可以客观定量测量EATV;EATV与 EATVI显著相关;EATV及EATVI的增加与房颤的发生密切相关,但不同类型房颤患者之间的EATV及EATVI差异不显著。 |
作者: | 董相宇,方挺松,王文会,袁健祥,冯有丽,梁振华,杨延斌 |
作者单位: | (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佛山市中医院放射科,广东 佛山528000) |
期刊: |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|
年.卷(期):页码 | 2020.29(6):702-710 |
中图分类号: | R814.42 |
DOI: | DOI:10.15953/j.1004-4140.2020.29.06.08 |
关键词: | 心房颤动;心外膜脂肪组织;多层螺旋CT |
欢迎阅读《CT理论与应用研究》!您是该文第120位读者! |